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林豪鏘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兼系主任 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 科技部科學教育實作學門複審委員 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 科技部科教司資教學門 IDOLS SIG 召集人 希拉亞文化協會發起人/監事 臺灣數位學習與內容學會監事 [經歷] 國立臺南大學學務長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新經營學院院長 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 中華民國數位內容學會常務理事 ISAC中華民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 財團法人國立臺南大學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 臺南市數位科技發展學會理事
顯示具有 藝術與創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藝術與創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林豪鏘 DAC 個展-意念 誌 -台灣藝形 AVAT

<h1 style="word-wrap:break-word;margin-top:8px;margin-right:0px;margin-bottom:8px;margin-left:0px;padding-top:0px;padding-right:0px;padding-bottom:0px;padding-left:0px;font-size:1.17em;">林豪鏘 DAC 個展-意念 誌 -台灣藝形 AVAT</h1>http://dr9.nksh.tp.edu.tw/art_forum/viewthread.php?tid=29726 
林豪鏘 DAC 個展-意念 誌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每週二至週日(週一休館)10:00~18:00 免費入場 地址:台北市111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電話:(02)7736-0708

創作理念
本次展覽,企圖透過一種「數位空靈」的沈浸感,陳述個人當下狀態的時空光影,而將所曾經歷的「當下」,堆疊在相同的數位空間�堙A同時寫真並且寫意。作者以互動裝置為媒介,讓觀眾與其過去創作的錄像與詩作產生意念上的接觸,進而思維自己終究在期待些什麼,守候的時刻�堙A涉入的又是何種關注。生活總是這樣,城市�堣H潮彼此擦經胸肩,交替切換意識與困頓。或許端於生俱的異象宿慧,灰塵的意象通常有精巧的喻義,關於空氣的凝結,影像符號象徵永無止境的空靈。或許已然落入一種思維的俗套,也有可能還需要想一想,就可以明白自己的定義。 

我們的思考可以天真同時深刻,因此,本作品嘗試藉由不起眼之物�堛熔{象學,展開一連串認同的片段。講述著生活上的疑惑與抑鬱,結合了困頓的幽默與感官的荒謬。我們是城市漫遊者,藉由不斷的喃喃自語,觀察週遭的種種象徵、但不必然深究其意義。 

在進入異次元國度後,我們總是開始沈浸於歧義之美,思索其中的多層次或然。此般模式,形成了一種體現事物本質細節的認知途徑,計算週遭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景緻所佔的篇幅規模,品味這一點點靈光。猶若ClaudeLevi-Strauss所說的:「而我們的眼睛卻喪失了辨別能力,我們不再知道怎麼去看待事物。」主觀的規律性,使我們洞見了流光凍結,如此慧黠。我們的創作不再臣屬於理論,於是腳步可以無限輕盈。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鏘鏘聯展) 我,以及其他 [2011 藝術家博覽會]

台北 Taipei (第一展區 Section 1)
地點 Venue
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Old Street
地址 Organizer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廣州街交叉處Intersection of Kangding Rd. and Guangzhou St.,Wanhua Dist., Taipei City 108, Taiwan.
展期 Date
2011/08/19-08/28
時間 Time
10:00-17:00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鏘鏘詩輯] 喃喃自語

若說, 唯有我是能解讀你的那麼,



在夜裏悄悄綻放呼吸的夢的族群, 都開心地笑了。



 



言語甚易揮發。



於焉你不言不語然後將舉止全都



層層編了密碼



 



那是種慣性吧



為了藏匿表情為了逃避追逐



將馱著過多未知的明日歲月



遠遠擲向星子



 



空氣中有雙張望的眼神 
自我揶揄著



同時兀自繼續解碼



喃喃自語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狂賀! DDLab專題作品榮獲國科會創作獎!!


耶!! DDLab天團的專題作品榮獲國科會創作獎!!
99年度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獲獎名單
49 99-2815-C-024 -013-E 楊宇辰 
Speshow Stage!個人舞台之數位藝術創作與研究
指導教授:林豪鏘

http://web1.nsc.gov.tw/file2/INTRAFILES/announcement/dest/402881d0316be6b40131744dbda90151/1311916400916.pdf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鏘鏘詩輯] 夜,襲

於是我決定放下筆,讓夜色從背後襲來。

星光月影雜沓灑下,記憶所及俱皆零碎片段。

我想我是無法轉醒了,

奔馳夢中追逐喬伊斯遺失在我床頭的字字句句。

諸多記號,令我看清或者看不清自己真實意識的面貌。

將神智懸掛於半空的是詭譎的線索,

過度拼湊後形成散文結構的辨證風格。

是以我無法轉醒了,

即便穿越子夜可達朝雲之際,

眼皮間依然堅持互傾柔情與無比糾結,

此時喬伊斯緩緩轉過身,兀自檢視我的夢境。

於是我決定放下筆,讓夜色從背後襲來。

[後記] 

昨晚在床頭抱著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Dubliners),

一入睡即在夢中寫了一篇散文詩。

醒過來大多字句都忘了,

所幸還記得開頭二句「於是我決定放下筆,讓夜色從背後襲來。」

因此根據這兩句為線索,

重新拼湊成了這首作品。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鏘鏘詩輯] 規律


也許有
那其實是賦諸你我的無形規律
遂想起當年 凝結流動歲月的刻度

或許是
這伺擁內心的難以描繪的若干形骸
遂想起當年 散心時阻擋你我視線的大片翠綠

每當清晨 每當沈睡 每當暗夜 每當清醒。

我們的思維說不清每一個悸動當下的念頭
絕對的推理永遠理不斷任何一次無心的書寫
於是我踞坐客廳。


鏘鏘_2011, 7, 17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鏘鏘詩輯] 介入視域的佈局


游刃於諸多感官的差集間,
我望後抖起層層動象。
自雜境介入視域開始,
無從隱匿眼神中的無比空洞幽藍。

匆匆將尋夢初惑放下,
空浸依依不捨的種種無端。
無限延展一絲不確定的氣息,
於焉踰越哲思,凝鑄形銷骨立的佈局。

自此經行侷促,若有所思,拒不聽雨。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鏘鏘詩輯] 一躍而起安靜音律

[鏘鏘詩輯] 一躍而起安靜音律



 



薄霧中的你的臉龐裏的看不見的我的眼神。



掉落在空氣倒影裏的不斷渙散的不言不語。



 



聽說心靈中的孤寂總是深邃時而神秘,



那麼鏡內守住小徑兀自張望的無從湧動的乾涸吶喊,



有沒有出離夢境帶來片斷記憶一絲或然率?



 



所以不明白。



不明白自喉間一躍而起的熟悉同時陌生的音律,



為何總驟跌在與空氣互疊的倒影裏,此般安靜。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鏘鏘的「人比花嬌」網路藝術行動作品

感謝 115
位觀眾,熱情參與鏘鏘的「人比花嬌」作品。
這是件網路藝術行動創作。
作品中展現的,
是投射出品牌意識與個人形象連結在社群行為上經營出的反差效果,
一種個人當下狀態的停格凝視。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龔琳娜中華式 Band



龔琳娜演唱的忐忑,真是華人的驕傲!

一舨人只注意這首曲風之怪異、

龔琳娜演唱發音的功力驚人。

此外我覺得大家應該聆聽她如何讓自己的聲線與伴奏的國樂器完全融合,

這堪稱是一種中華式 Band 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JLfTl4eldg&feature=related

小宇美麗的力量

小宇在<終於說出口>後,又創作了這首<美麗的力量>.
兩首歌曲風迥異,但都具有突破台灣流行音樂格局的清新力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TKzkGaZ5Ms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幸運駁二看3D展

今天下午四點,我才到駁二看3D展。
理論上,我應該是看不到的,
而且連票都排不到,更遑論劃號碼牌入場。

沒想到真幸運,有群人多了一張票,連號碼都劃好了,
到買票隊伍末端來問:「有沒有人是一個人來看的?」
這麼嚴苛的條件,剛好我符合了,
所以第一時間就搶下了這張票:1788號。
此時喊號碼已喊到1720號了,
所以我沒只排了半個多鐘頭就進去了噢!

真是幸運啦!

看了駁二3D展的最大心得是:
呃呃,絲襪正妹真多 >//////<

奇幻‧不思議 高雄駁二
3D
展真的好看!
請參考海苔相簿: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d=100000036840215&aid=52728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結合情感運算與音樂自動產生器


多年來的心願總算開始接近實現。

今年專題新生琮傑組,

已著手結合情感運算與音樂自動產生器。

 

今天試出了在 Max/MSP 裏透過 C 大調的調性,

自動產生「喜」這個情緒的音樂,

接下來還要繼續創作下去!!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片頭影片) 洞見數位流光-鏘鏘個展【資訊月.世貿】

(12/4 開幕) 洞見數位流光-鏘鏘個展【資訊月.世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69qpmi-7Po

林豪鏘個展
洞見數位流光-當圖像遇上視覺詩
 
創作者將自己書寫的詩和記錄的影像解構後,再次建構成另一獨立創作,企圖透過一場沈浸於「數位空靈」的氛圍感展覽,以陳述個人當下狀態的時空光影。「流光」意指將似曾經歷的「當下」事件,斷裂式的記錄與堆疊在同一數碼空間裏重新成像,此展覽中「數位流光」已轉換成觀眾觀看影像的互動媒介,不同張的圖卡因詩的意境差別,喚起的影像給予觀者具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想像。
 
作者企圖藉由這次的個展,面對個人當下在詩壇與藝術界間的曖昧角色與定位。當代藝術創作裏是否可能存在文藝性與繪畫性,係作者有意探索的古老命題。作者將過去二十年的詩作,結合近年的錄像創作,透過數位程式符碼而創造了新的介面。本作品承載的,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圖像。我們企圖體現的,是在文字與圖像相遇、詩句與錄像邂逅的時刻,其所形成的當下狀態。這是種無法說明的不確定性,充滿流動感。作者所關注的,並非只是視覺本體論,更是讓觀眾體現這些感受的過程。
 
當文字堆疊,緩緩形塑蘊染與細紋,於是詩句構成一種連結,讓所有認知與感官俱皆擁有自己的位置,而傳達了我們在各種處境下的姿態。觀眾可透過個人經驗,進入詩的情境。視覺並非終點,不再只是互動後呈現的結果而已。這是一種「無終點美學」,讓觀眾可以藉由文本回溯自己或作者的意念。作品經由藝術家的高度敏感介入,讓私密進入公共空間,並洋溢力量。本作品穿透文字的姿勢,讓圖像成為意念的載體,思維不同媒介間是否存在優先性的興味。人生起伏並非工整,這是我們面對生命的一種態度。
 
主辦單位:教育部
協辦單位: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國立台南大學數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