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林豪鏘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兼系主任 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 科技部科學教育實作學門複審委員 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 科技部科教司資教學門 IDOLS SIG 召集人 希拉亞文化協會發起人/監事 臺灣數位學習與內容學會監事 [經歷] 國立臺南大學學務長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新經營學院院長 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 中華民國數位內容學會常務理事 ISAC中華民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 財團法人國立臺南大學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 臺南市數位科技發展學會理事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鏘鏘講古-56] 從張福欽到張誌家之間的無常 (1/3)

[2008-8-21,中華 6:5 加拿大,完成奧運最場一場比賽,鏖戰十二局]



我們常從棒球比賽體驗人生,沒想到今天再次見證了一次人生起伏。

更沒想到,[鏘鏘講古] 系列在多年後居然還能有機會,聊聊張誌家的故事。

媒體們應該也沒想到,在他們連續以「改名」為題報導兩位舉重銅牌得主後,

中華棒球隊的最後一球,也是由曾經改名的選手所投出的。



當然,改不改名並非我的重點。我只是要直呼:

張誌家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張福欽被菲律賓大逆轉



十六年前,我聽著中廣轉播,為遠東區中華少棒力行國小加油。

中華首場以九比四擊敗強敵日本隊,接替曾恆彰擔任中繼投手的,

就是四棒中外野手張福欽。他三振對手十次,四次打擊有三支安打,君臨天下王牌風範。



最後一場比賽,對上超齡的菲律賓隊。

在 5:0 領先、最後一局、兩人出局的情況下,

居然被連續安打逆轉,

當時教練只信任王牌投手,怎奈他連一個人也解決不了。

那場比賽就是張福欽投的。



輸了這場比賽後,台灣的少棒走入一段黑暗期。



.穀保時期的張誌家



張福欽升學到向上國中打球,成績不錯。後來改名張誌家,並北遷到穀保。

他和陳志誠組成『勝利方程式』,擊敗了最具冠軍相的華興,奪下 1998 第三屆的金龍旗。

該屆受到矚目的投手尚有高苑曹錦輝、南英郭泓志、中華王建民、善化許竹見、

東體陳元甲、美和沈鈺傑、吳偲佑、高苑許志華、成功商水李國慶等人。



關於張誌家與陳志誠接下來的發展與彼此消長,有興趣者可參考拙作:

<<鏘鏘講古_45>> 人生起伏無常-陳志誠與張誌家 (2001/11/21)。




當時,我們已見識了張誌家棒球人生中的第二段無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