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林豪鏘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兼系主任 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 科技部科學教育實作學門複審委員 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 科技部科教司資教學門 IDOLS SIG 召集人 希拉亞文化協會發起人/監事 臺灣數位學習與內容學會監事 [經歷] 國立臺南大學學務長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新經營學院院長 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 中華民國數位內容學會常務理事 ISAC中華民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 財團法人國立臺南大學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 臺南市數位科技發展學會理事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鏘鏘新作品.數位藝術)「不跑,就回不了家」

作者:林豪鏘.李政宗DDLab

作品名稱:
「不跑,就回不了家」






創作論述: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Lawrence Block的小說「The Burglars Who Painted Like Mondrian」與唐諾的「從莫內到羅登拔」。我們生於水平與垂直所構成的幾何家鄉,總是環伺在雜遝的腳步聲中,引領企盼著逐日成長,毅然振翼高飛。而在終究進入異鄉國度後,卻開始沈浸於歧義之美,思索如何回家的多層次或然。於焉我嘗試用跑步的方式,測量諸多兩地之間的距離。讓自己身無寸文,從異地跑回家,以破釜沈舟的心態埋首拼命跑,品味這種「不跑,就回不了家」的一點點靈光。此般跑步模式,形成了一種體現事物本質細節的認知途徑;穿梭在街坊小道,計算週遭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景緻所佔的篇幅規模。猶若Claude Levi-Strauss所說的:「而我們的眼睛卻喪失了辨別能力,我們不再知道怎麼去看待事物。」主觀的規律性,使我們洞見了流光凍結,如此慧黠。我們的創作不再臣屬於理論,於是腳步可以無限輕盈。

 

作品類型:錄像裝置 (Video Arts)

作品長度:
5 分 55 秒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陳以岫家的豆漿很讚噢

在台南市裕豐街 陳家豆腐豆漿

是本地相當知名的名品

我們家裏經常去買噢

很濃很醇很好喝 我們平均一週會買兩次

一大大包無糖的 才35元而已噢



事實上 我今晚七點多才剛去過

而且和陳媽媽講到話噢

可惜今天是初二 沒做豆漿



巧的是 剛剛看超偶 才發現陳以岫來自陳家!

而晚上講到話的 就是上了電視的陳媽媽!!



太妙了 感覺真好 以岫加油!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9互動創作研討會議程 (鏘鏘有主持噢)

[慢跑札記] 和成大超馬選手一同跑步

[2009-4-21]

 

端於這兩天的氣候,身體像被被黏滯的水膜包覆住,透不得氣,好難受。

整個人懶厭厭地,動彈不得;

深怕一個呼吸太用力,就又滲出一灘汗來,然後淹沒在水鄉澤國。

 

於焉原本沒打算運動的。

未料老婆在傍晚時呼喚:



晚上煮好料配好酒噢,要不要先去動一動,騰些空間以備填充卡路里?

 



所以當即衝到復興國小跑操場。

 

不過理論上,今天是跑不快的。

所以前十圈以 9K/h 的配速穩定前進。

 

沒想到遇到幾位成大超馬選手!

速度與耐力好驚人啊!

 

見賢思齊,我在後十圈將配速飆到 12K/h!

 

非得親眼目睹,方能感受這份震憾力。

這樣的配速,對我而言已是接近極速了。

但是超馬選手與我之間的實力差距,

竟是我每跑兩圈,就被他們超越一圈!

 

即便在第20圈,我把自己當作只投最後一位打者的救援投手,

氣力放盡,還是被他們輕易超越,然後狠狠甩在後頭。

 

太驚人了。

有機會和超馬選手一同跑步,

感到相當榮幸。

 

對了,如果你不清楚什麼是「超馬」(超級馬拉松),

那麼看了下面這篇郭豐州老師所寫的文章,

你會大呼不可思議,這真是誇張的驚人運動!

(郭老師甫帶隊代表台灣出國參賽,榮獲佳績)   

 


<h3>2009年希臘超馬嘉年華競賽結果報告 </h3>
http://ultra-taiwan.blogspot.com:80/


 


       2009年希臘超馬嘉年華競賽時間從4/3-4/10,台灣有一人參加24小時賽,一人參加72小時賽,五人參加7天賽。場地使用2004年奧運兩個正副手球場,路線是兩場地各繞一圈,路面是人工草皮和速維龍,路況差在兩場地中間連接路面約100公尺是碎石子路,而且有上下坡,一圈一公里整,就超長距離而言並不是很好的路線。最後成績羅列於下:


(1)七天賽(22人參加)






























羅維銘 789.217公里 總名次 2
吳勝銘 747.118公里 4
陳前 572.400公里 9
楊郁民 452.000公里 14
鄧永健 404.217公里 16

(2)72小時賽(6人參加)


黃淑敏 407.507公里 總名次 2


(3)24小時賽(37人參加)


賈魯歆 193.520公里 總名次 7


第一天24小時賽和七天賽一起舉行,陳俊彥因傷棄賽,賈魯歆第一次參加24小時賽就跑出193.520公里成績,可惜沒有跨過200公里門檻。陳俊彥說他喜歡當地氣候環境,腿傷也逐漸復原,以後應會回來創佳績。


DSCF2639


(七天賽和24H賽起跑前一刻)


第四天開始的三天(72小時)賽,黃淑敏按事先規劃的里程150-130-120來跑,因有目標而且有專門補給,所以成績出色跑出代表作,預料該成績407K不僅是國內也是亞洲女跑者的紀錄。七天賽的英國好手威廉西雀此次為了創900K佳績也是帶了兩人小組來,一人專門補給,一人盯成績,最多的時候來了4個幫手。淑敏白天多數是塗雁菱擔任補給,晚上則由陳俊彥負責,晚間容易想睡,所以精神打氣尤其重要,整個小團隊運作是一次成功的範例。 以後有跑者準備要創成績時不妨採此模式。不過事先的作戰規劃是關鍵,要對跑者的能力有完整的瞭解才能訂出合理的目標與配速,休息時間也必須配合跑者的特質而設計。


DSCF2706 (黃淑敏跑在路線中的石子路上)


羅維銘在前三天熬過身體適應期之後,第四天開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狂奔迅速累積距離,由於他常帶一頂法拉利的帽子以每公里五分多的速度前進,外國選手們就給他取一個稱號「法拉利先生」(Mr. Ferrari),指他奔馳的速度像跑車法拉利那麼快。第五天名次就上升到前三名,最後以789K的佳績收尾。可見他的恢復力奇佳,只是沒有參賽經驗,以前他自己跑步環台時是類似分站賽,七天賽不分站,所以休息時間必須自己掌握,未來他在瞭解自己身體的適應能力後,就能夠均勻調配每天的里程數,八百公里以上的成績可期。


DSCF2648  (羅維銘與柏潔思在第一天的情形)


英國好手威廉西雀前四天的配速很好,睡的不多,但是配速十分穩定,但是第五天開始,身體頻繁出狀況,最後沒有達到900K的目標,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風度十足,贏得每一個人的尊敬,頒獎時主辦人形容他是一位『有禮貌,不給大會找麻煩的優異跑者』。雖然路線不一樣,不能完全比較,但是從威廉的例子可以知道吳勝銘去年創下的806K成績有多難得,他去年參賽沒有專人補給,只有吃我們團隊煮的中餐而已。今年他狀況沒有去年好,第三天開始身體疲憊,距離拉不開,未來尋求運動心理專家的協助,加強競賽心理的鍛鍊,突破自己的成績非難事。


DSCF2657 英國好手威廉西雀


陳前以60歲年紀,今年在七天賽中創下自己的紀錄,我幫他同時報名24h,48h,72h和七天賽,可以同時有四場馬拉松賽紀錄。楊郁民第一次參賽,採保守策略是對的,讓我擔心的心臟問題有沒有發生,只有賽後沐浴完穿褲子穿到一半抽筋卡住,因為肌肉疲勞而已。(楊兄一向風趣,應該不介意我開他玩笑)鄧永健今年賽前看他跑姿調整得很具經濟性,進步很多,可惜賽中腿部不適,沒有勉強拼上,但是個性隨和,樂意助人,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明年的路線將又變動,將在舊跑道上截取一段1公里的路段來回跑,中間有一半的距離有頂棚可以遮雨,缺點是空曠,景致變化不大,離睡覺的地方稍遠而且路面是磚塊硬度高,不過很難找到完美的路線,我們幾位委員親自檢視了路線並仔細討論後都認為還可以。明年1000英里(1600公里賽)先開跑,後面才是七天賽。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很不可思議的超級馬拉松-台灣獲佳績

2009年希臘超馬嘉年華競賽結果報告

http://ultra-taiwan.blogspot.com:80/



2009年希臘超馬嘉年華競賽時間從4/3-4/10,台灣有一人參加24小時賽,一人參加72小時賽,五人參加7天賽。場地使用2004年奧運兩個正副手球場,路線是兩場地各繞一圈,路面是人工草皮和速維龍,路況差在兩場地中間連接路面約100公尺是碎石子路,而且有上下坡,一圈一公里整,就超長距離而言並不是很好的路線。最後成績羅列於下:



(1)七天賽(22人參加)



羅維銘 789.217公里 總名次 2

吳勝銘 747.118公里 4

陳前 572.400公里 9

楊郁民 452.000公里 14

鄧永健 404.217公里 16



(2)72小時賽(6人參加)



黃淑敏 407.507公里 總名次 2



(3)24小時賽(37人參加)



賈魯歆 193.520公里 總名次 7



第一天24小時賽和七天賽一起舉行,陳俊彥因傷棄賽,賈魯歆第一次參加24小時賽就跑出193.520公里成績,可惜沒有跨過200公里門檻。陳俊彥說他喜歡當地氣候環境,腿傷也逐漸復原,以後應會回來創佳績。







(七天賽和24H賽起跑前一刻)



第四天開始的三天(72小時)賽,黃淑敏按事先規劃的里程150-130-120來跑,因有目標而且有專門補給,所以成績出色跑出代表作,預料該成績407K不僅是國內也是亞洲女跑者的紀錄。七天賽的英國好手威廉西雀此次為了創900K佳績也是帶了兩人小組來,一人專門補給,一人盯成績,最多的時候來了4個幫手。淑敏白天多數是塗雁菱擔任補給,晚上則由陳俊彥負責,晚間容易想睡,所以精神打氣尤其重要,整個小團隊運作是一次成功的範例。 以後有跑者準備要創成績時不妨採此模式。不過事先的作戰規劃是關鍵,要對跑者的能力有完整的瞭解才能訂出合理的目標與配速,休息時間也必須配合跑者的特質而設計。



(黃淑敏跑在路線中的石子路上)



羅維銘在前三天熬過身體適應期之後,第四天開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狂奔迅速累積距離,由於他常帶一頂法拉利的帽子以每公里五分多的速度前進,外國選手們就給他取一個稱號「法拉利先生」(Mr. Ferrari),指他奔馳的速度像跑車法拉利那麼快。第五天名次就上升到前三名,最後以789K的佳績收尾。可見他的恢復力奇佳,只是沒有參賽經驗,以前他自己跑步環台時是類似分站賽,七天賽不分站,所以休息時間必須自己掌握,未來他在瞭解自己身體的適應能力後,就能夠均勻調配每天的里程數,八百公里以上的成績可期。



(羅維銘與柏潔思在第一天的情形)



英國好手威廉西雀前四天的配速很好,睡的不多,但是配速十分穩定,但是第五天開始,身體頻繁出狀況,最後沒有達到900K的目標,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風度十足,贏得每一個人的尊敬,頒獎時主辦人形容他是一位『有禮貌,不給大會找麻煩的優異跑者』。雖然路線不一樣,不能完全比較,但是從威廉的例子可以知道吳勝銘去年創下的806K成績有多難得,他去年參賽沒有專人補給,只有吃我們團隊煮的中餐而已。今年他狀況沒有去年好,第三天開始身體疲憊,距離拉不開,未來尋求運動心理專家的協助,加強競賽心理的鍛鍊,突破自己的成績非難事。



英國好手威廉西雀



陳前以60歲年紀,今年在七天賽中創下自己的紀錄,我幫他同時報名24h,48h,72h和七天賽,可以同時有四場馬拉松賽紀錄。楊郁民第一次參賽,採保守策略是對的,讓我擔心的心臟問題有沒有發生,只有賽後沐浴完穿褲子穿到一半抽筋卡住,因為肌肉疲勞而已。(楊兄一向風趣,應該不介意我開他玩笑)鄧永健今年賽前看他跑姿調整得很具經濟性,進步很多,可惜賽中腿部不適,沒有勉強拼上,但是個性隨和,樂意助人,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明年的路線將又變動,將在舊跑道上截取一段1公里的路段來回跑,中間有一半的距離有頂棚可以遮雨,缺點是空曠,景致變化不大,離睡覺的地方稍遠而且路面是磚塊硬度高,不過很難找到完美的路線,我們幾位委員親自檢視了路線並仔細討論後都認為還可以。明年1000英里(1600公里賽)先開跑,後面才是七天賽。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台南東菜市】關於金鳳老牌麵店之乾麵

有幾項心得,向大家報告一下:

 

(1)

「乾麵」和「乾意麵」的口味是不一樣的。

(我不是指麵條口感噢!)

基本上,「乾意麵」是以肉燥為主,

而「乾麵」則加了麻醬 [註]。

 

當然,你可以客製一份你喜歡的口味。

例如:加麻醬的乾意麵、或者不加麻醬的乾麵。

 

(2)

在現場吃,有時會吃到「溫熱」的涼麵

這會是有趣的體驗。

基本上,金鳳涼麵大抵是傳統麻醬涼麵加上肉燥,

不過個人並不覺得會比二空涼麵好吃。

 

(3)

金鳳的點餐端菜人員,常常搞不清楚誰點了什麼餐。

所以要有「並非先點先吃」的心理準備。

避免等太久的訣竅是:

(1) 盡量坐離廚房近一點。

(2) 耳朵豎高一點,一但出餐,隨時攔截。

 

(4)

金鳳的營業時段其實算長的。

找個離峰時間去吃,就不會遭遇大爆走困境。

 

 

[註]

由於台南同時有多項古早飲食文化的影響:

台南本地口味、眷村口味、演化後的「台南式外省口味」、台化日式口味...等等,

所以在台南,所謂的「正統道地古早味乾麵」,擁有多元化、截然不同風貌的各種定義。

比較起來,相當具有興味。

下次再找機會,專程聊一下這個面向。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慢跑札記]「不跑,就回不了家」(南大跑回虎尾寮)

[2009-4-14] 天氣開始變熱了。

 

最近,喜歡用跑步,來測量兩地的距離。

 

昨晚在成大上完廣論班後,跑步回家。

途中在林森公園跑了五圈,全程總計 28 分鐘

 

今晚和老婆到南大操場運動。

哇,人山人海,這運動風氣太迷人了。

 

跑了11圈,3.3公里,21分鐘。時速 9.4 公里。

然後到學校健身房參觀,器材比預期精彩豐富噢,

難怪最近系上研究生愈來愈流行上健身房。對學校無比感恩。

 

健身器材中,以跑步機最熱身,經常客滿,

所以玩了一陣子腳踏踩步機。

 

請老婆先把哺哺騎回家,

我很興奮地下定決心,打算量測回家的距離。

 

結果跑了 32 分鐘,比預期久了一些。

其間經過榮譽校區,發現兩校區跑步十分鐘可達噢。

 

因此今天總共跑了 53 分鐘,今天的運動量應該足夠了。

(中午感謝系上隆恩,賞賜了我一餐精緻美食。)

其實我上次跑超過 50 分鐘,已經是去年八月的事了呢,

時間過得真快。

 

我好喜歡這種「不跑,就回不了家」的感覺噢。

因為身無寸文,只能破釜沈舟地埋首拼命跑。

這樣的跑步模式,非常不無聊喲。

 

回家洗了澡,繼續做投影片,

全身爽歪歪。